1948年9月24日傍晚,西柏坡,机要员急匆匆地给毛泽东送来一份电文——粟裕署名的给中央军委并华东局、中原局的绝密电报。
“估计攻济战斗日内即可完全结束,我们下一步行动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。”电报中,粟裕第一次提出“淮海战役”这个名称。
中央军委复电:“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。”28日,毛泽东指出:“你们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,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,是钳制邱(清泉)李(弥)两兵团,歼灭黄(百韬)兵团。”
10月11日,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《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》电报,确定战役三个阶段的任务: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,完成中央突破;第二阶段以大约五个纵队,攻歼江苏海州、新浦、连云港、灌云地区之敌,并占领各城;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份电报发给华东野战军,同时还告知了华东局和中原局。到月底前,西柏坡与前方电报往来不断,作战方案不断得到完善。
经中央军委批准,淮海战役原本定于11月8日发起。但国民党军队嗅到了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息,想要以徐州为中心收缩兵力。6日,华野指挥机关发现,驻守海州的李延年兵团有西撤新安镇、与黄百韬兵团合兵一处的动向。
战场瞬息万变,战机稍纵即逝,粟裕毅然决定提前两天发起战役。他一边向中央军委报告,一边下令部队立即行动。次日,中央军委复电表示完全同意攻击部署,“望你们坚决执行,非有特别重大变化,不要改变计划,愈坚决愈能胜利。在此方针下,由你们机断专行,不要事事请示,但将战况及意见每日或每两日或每三日报告一次。”
一封封电报穿梭在西柏坡与战役指挥部之间,毛泽东以全局眼光密切关注着战场形势。他同意前线指挥员的建议,决心将国民党军队主力歼灭在徐州附近。由此,淮海战役发展成为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南线大决战。
经过66天的激烈战斗,淮海战役于1949年1月10日胜利结束。60万解放军面对80万装备更优的国民党军队,“看一个,夹一个,吃一个”,啃下了“一锅夹生饭”,赢得了最终的胜利。
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”放眼整个淮海战役进程,中央军委在拟定《方针》时就认识到,这是一场需要华野中原两军相互配合,中原局、华东局联合保障后勤的战役。在战役进程中,解放军上下根据战场态势及时调整作战目标,军委发给前方的电报中亦多次用到“临机处置”“不必请示”这类表述。前线指挥员也能果断决策,形成华野中野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。
如今,这份电报手稿保存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。它与战役进行时中央军委发往前方的电报一道,生动诠释了兵力装备均处弱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,如何凭借实事求是、团结一致、敢于负责的精神,赢下这场关键的战略决战。
出处:
利来网的版权所有:浙江世贸装饰股份有限公司
电话:0571-87950269 、 0571-87396365 传真:0571-87353261
邮箱:(宣传) smzs@zjsmzs.cn (人事)hr@zjsmzs.cn
总部地址:中国·杭州西湖区古墩路829号天亿大厦20楼